想申請直資或私立小學?自薦信與個人檔案加分點要掌握

在香港,要讓孩子進入一所好的直資或私立小學,光有好成績是不夠的。這個過程就像一場比賽,每個細節都可能影響最終結果。所以,除了孩子的學業成績,怎麼在申請文件上打動學校也非常重要。
來說說自薦信和個人檔案吧,它們在這場「升學馬拉松」裡可是扮演了超重要的角色。一封寫得好的自薦信就像是孩子的自我介紹,讓學校第一次感受到孩子的魅力。而一份全面的個人檔案,則像是孩子的「戰績展示櫃」,裡面滿滿都是他們的才藝和成就。
所以,接下來我們會分享一些貼心小技巧,教家長們怎麼準備這兩樣「神器」,幫助孩子在眾多申請者中脫穎而出,走進他們夢寐以求的學校大門。别擔心,跟著這些建議,準備過程會變得輕鬆許多!

自薦信撰寫的關鍵點
展示孩子與學校契合度
- 核心目標:明確展現孩子的個性和長處與學校理念和傳統的契合。
- 了解學校特色:透過與在校家庭交流、參加學校開放日或介紹會。
- 評估適合性:思考孩子是否適合學校的學習環境,並在自薦信中提供具體例證。
自薦信的撰寫風格
- 真誠和直接:避免過多華麗辭藻和過度誇大孩子成就。
- 適當展示成就:列舉獎項時要適度,避免過度堆砌。
- 理解學校重視點:研究學校所重視的特點,如體育、創新思維等。
自薦信的格式建議
第一段 – 對學校的認識和認同
- 辦學理念認同:開頭闡述對學校教育理念和教學重點的理解和認同。這展示了家長對學校的深入瞭解。
- 家庭配合方式:提及家庭如何能與學校的教育目標和活動相互配合。
第二段 – 孩子的個性和專長
- 個性描述:清晰地介紹孩子的性格特點、專長和優勢,解釋為何孩子適合該校。
- 獎項與成就:若孩子有特別的成就或獎項,可以簡要提及,用以展示孩子未來可能為學校帶來的貢獻和榮耀。
第三段 – 家長的承諾和參與
- 家長背景:簡要介紹家長的背景及對孩子教育的投入程度。
- 積極參與承諾:明確表示一旦孩子入讀,家長將會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包括義工工作等。
自薦信常見錯誤及避免方法
1. 內容空泛
錯誤:使用過於籠統的讚美,如「貴校傳統優良」等,而未具體說明學校的特點或孩子的具體優勢。
避免方法:明確指出學校的具體優點,如特色課程、教育理念等,並與孩子的特質或成就具體對應。
2. 千篇一律
錯誤:為多所學校撰寫相同內容的自薦信,或直接抄襲網絡範本。
避免方法:為每所申請的學校量身定制自薦信,強調孩子與該校特定特質的契合度,展示家長對學校的深入了解和認真態度。
3. 過度吹噓或不實陳述
錯誤:過分誇大孩子的能力或獎項,或提供不真實的信息。
避免方法:保持誠實,客觀陳述孩子的真實成就和特點,避免誇張或虛假陳述。
4. 語言和格式不當
錯誤:使用過於複雜或不正式的語言,格式混亂不清。
避免方法:使用清晰、正式且易於理解的語言,保持信件格式整齊,合乎標準的商業信函格式。

是否為孩子準備個人檔案(Portfolio)?
當談到是否為孩子準備個人檔案,其實這取決於申請的學校。雖然個人檔案不是申請過程的必要條件,但如果學校接受,那麼為孩子準備一份個人檔案是個不錯的選擇,能幫助家長和孩子回顧過去的學習和生活經歷,還能幫助家長深入了解學校,判斷孩子是否適合該校的環境。
個人檔案的建議內容
由於學校每年會收到大量的申請,所以個人檔案應該簡潔、清晰,無需過於華麗的裝飾。最好是讓孩子親自參與製作,這樣更能展現他們的獨特個性和才能。以下是一些建議的內容:
子女簡歷(1頁):包括幼稚園資訊、家庭成員、父母職業、重要獎項等。
自薦信(1頁):家長撰寫,強調孩子的特點和優勢。
學校推薦信(1頁):由幼稚園老師或校長提供,著重孩子在學校的表現。
校園/生活照(1-2頁):展示孩子在不同場合的活動照片。
畫作或其他創作(1-2頁):孩子的藝術作品或手工藝品。
重要的公開試或比賽證書或獎狀副本(1-2頁):反映孩子的學習成就和特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索「Good Education好學」,您的教育中心評價專家!我們致力於展示每位教育者的真實教學理念,並為家長提供全面的資訊。
關注我們的社交媒體賬號,不僅瞭解教育中心的詳細評價,還能深入探索背後的教育哲學,一起建立真正的信任和聯繫!
Facebook:Good Education 好學 – 教育中心評價平台
Instagram @goodeducationhk
相關閱讀:【小學升學】常見叩門面試題目60條:萬變不離其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