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選科指南】到底該怎麼選科?興趣還是出路優先?

中三選科指南
在DSE課程中,學生將需要學習:
四個核心科目(必修科,簡稱“4C”):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
2-3個選修科目(簡稱“X”):大多數學生會選擇2-3個選修科目,如果之後學生不想再讀一科,也可以選擇drop掉,但是要確保學生想考的大學major的計分方式,可能他們是算4C+2X,不是best 5,那就還是需要讀6科,不要drop到只剩下5科。
一部分學生可能會額外選擇M1/M2(即數學擴展部分單元一(M1,微積分和統計)和單元二(M2,代數和微積分))
評分:
根據考評局,高中有20個可選科目,而DSE每門科目的最高分數是5**
[最高分] 5** > 5* > 5 > 4 > 3 > 2 > 1 [最低分] > 不予評級
科目分數以水準參照成績進行報告。考生成績分為五個等級(1-5級),其中第5級為最高等級。在獲得第5級的考生中,表現較好的會被標記為“5**”,接下來表現較好的則會被標記為“5*”。如果表現低於第1級的,則會被標記為“不予評級”。
應該怎麼選科?
有不少家長都會覺得孩子應該讀理科好,因為讀文科代表沒有出路,或者是成績比較差,但是其實小編覺得“選擇‘文科’或‘理科’就決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一個常見的誤解,但其實並不完全準確。
- 並不是說成績好就一定要選理科,小編那屆的中學畢業生當中,拿到我們學校DSE分數最高的學生就是學的文科
- 但是她還說她一直想打破別人覺得成績好就要選理科的,而選文科就不會有出路的想法,因此她選的三個修選科都是文科,而她確實最後也靠自己的努力證實了這個事情。
因此,小編覺得在選科的時候,首先要留意,你自己以後想在哪個行業發展,例如你想做醫生,那沒有學過化學的學生在香港基本上不可能被醫學專業錄取。
因此,一定要去查閱一下,你想讀的科目有沒有什麼必修的選修課,如果沒有學過某些指定的科目,基本上就不可能被這個專業考慮錄取。
某些大學專業也會對特定選修科目給予加分,例如,有些商學院的專業可能會給予數學擴展部分M1/M2一定程度的加分。
因此,學生在選擇選修科目時,應優先考慮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相關的科目要求或加分規定,以此提高未來被該專業錄取的機會。
選擇你的興趣和擅長的科目
那如果是沒有想好以後想做什麼的學生,小編建議可以先考慮自己擅長和感興趣的科目。選擇對你感興趣的科目,你會更容易保持學習的動力和興趣。
一些科目可能比較容易掌握,而另一些科目可能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時間。考慮你在過去的學習經驗中擅長的科目以及你的學習能力,選擇與自己能力相匹配的科目。選自己擅長的科目,那你會學起來輕鬆不少。
- 例如像小編當時就是羊群心理,覺得自己成績還可以所以還是選理科,但是其實小編的理科並不好,所以我讀的特別吃力,花了特別多的時間去學習理科,但最後考的最好的幾科還是文科,而理科的分數並不高,拉低了總分。
因此,要時刻記住我們最後的目標是要拿越高分越好。如果不是某些特定的專業,例如醫科或者物理治療等專業,其實大部分的科目他們看的就是分數
如果分數高那你以後選大學科目的選擇就會多很多,所以千萬不要因為別人說讀理科好,成績好的都去讀理科,而選擇了自己不擅長,不感興趣的科目,可能要花比別人多很多很多的時間才能拿到一個比較理想的成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索「Good Education好學」,您的教育中心評價專家!我們致力於展示每位教育者的真實教學理念,並為家長提供全面的資訊。
關注我們的社交媒體賬號,不僅了解教育中心的詳細評價,還能深入探索背後的教育哲學,一起建立真正的信任和聯繫!
Facebook:Good Education 好學 – 教育中心評價平台
Instagram: @goodeducationhk
相關閱讀:新高中學制:掌握中四安排機制的關鍵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