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學生獎勵計劃「與教城共創學習成就」
為鼓勵學生自學,香港教育城(教城)舉辦一系列學生獎勵計劃,主題為「與教城共創學習成就」。計劃涵蓋中國語文、英文演說、創意寫作、閱讀、科學常識、運算思維及人工智能,讓學生透過有趣的遊戲、短片、練習等,邊玩邊學習,並有機會贏取豐富獎品。
為鼓勵學生自學,香港教育城(教城)舉辦一系列學生獎勵計劃,主題為「與教城共創學習成就」。計劃涵蓋中國語文、英文演說、創意寫作、閱讀、科學常識、運算思維及人工智能,讓學生透過有趣的遊戲、短片、練習等,邊玩邊學習,並有機會贏取豐富獎品。
全港青年學藝比賽大會聯同觀塘扶輪社,共同舉辦的一項特殊藝術比賽,旨在鼓勵青年學習和欣賞國畫及西洋畫,從而陶冶其品德和情操。此次比賽特別之處在於,它不設置現場比賽環節,而是採用投稿的形式進行,使參賽者有更多自由和靈活性來表達他們的藝術才能。所有參賽作品需於2024年5月3日星期五下午5時45分前提交。這樣的賽事形式不僅能夠激發青少年對傳統和現代藝術形式的興趣,還能夠提供一個展現他們藝術創作和表達能力的平台。
全港青年學藝比賽大會和香港西區扶輪社聯合主辦的寫作比賽目在於激勵和提升青年的故事創作能力。這項賽事旨在鼓勵青少年投入創作,展現他們的文學才能和創意思維。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比賽不設現場賽事,所有參賽作品須於2024年4月19日星期五下午5時45分前提交。此活動為青年提供一個展示寫作才華的平台,並鼓勵他們積極發掘和發揮自己在故事創作上的潛能。
由香港普通話研習社(本社)主辦、知識共享協會協辦、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支持及語文基金撥款的「樂遊香港文化–短片製作及問答比賽」即將舉行。
活動分兩個學年進行,繼2021-23學年成功舉辦以香港島和九龍半島文化為主題的「港九篇」比賽和以新界文化為主題的「新界篇」比賽,2023/24學年的活動將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傳統手工藝文化為題材。本學年活動將於2023年11月展開,通過工作坊、攝製有關非遺傳統手工藝文化的普通話短片及參加知識問答比賽,鼓勵全港中、小學生了解非遺文化,同時提升他們的普通話聽說和表達能力。
各位中三同學和家長們,轉眼間2024年的中三選科時刻即將到來。這不僅僅是選擇幾門學科那麼簡單,而是一個關乎未來的重要決定。每一位學生都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臨著開啟未來無限可能的選擇。為了幫助大家在這個重要階段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我們整理了一份2024年高中選修科目概覽,同學們可以作為初步了解的參考。
在高中選科的過程中,學生會面臨許多選擇,每一門科目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學習機會。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每個科目都能為學生提供獨特的知識、技能和思維方式,這些都是他們成長和未來職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當學生面臨中三選科的決策時,重要的是認識到,這不僅僅是選擇學科這麼簡單。實際上,這是對未來生涯道路和個人發展進行的一次重要規劃。選擇學科不應僅基於職業前景或社會觀念,而應基於學生的個人興趣、熱情和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家長的角色是支持和指導,幫助學生進行深思熟慮的決策。
探究主題 :氣候變遷,近年來的氣候變遷,導致溫度上升、極端天氣事件增加、糧食安全受到威脅,以及生物多樣性面臨危機等。其中氣候變遷導致了許多自然災害,例如:風暴、洪水、乾旱和海平面上升等等,其頻率和強度也有所增加,全球面臨著一系列嚴峻的挑戰和問題。為了激發小學生對氣候變遷議題的探究興趣,本屆活動鼓勵參與隊伍運用STEAM方法,反思和探究這些自然災害與氣候變遷之間的關係,並提出應對氣候變遷或自然災害的新構思、改善方案或解決方法。隊伍可以選擇下列其中一個組別,過程需具探究性,應配合小學生的程度與能力。
「香港科學青苗獎」是由教育局資優教育組及香港數理教育學會合辦。比賽目的是為培育中學〈中一至中四〉及高小〈小四至小六〉資優學生在科學方面的才能,並提供科學解難技巧、協作、創造力、溝通及慎思明辨能力方面的訓練。本比賽包括初賽與決賽。參賽學生需就一個「未來世界/現實難題」提供解決方案;並透過訪談本地一位科學家,了解他們/她們的奮鬥過程,再完成一個科學家專訪報告。我們期望本比賽,不但可以培育學生的高層次思維、創造力與個人及社交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科學家那種百折不撓的態度和精神。
「香港小學數學創意解難比賽」是由教育局及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聯合舉辦。
比賽目的旨在發掘在數學方面具潛能的資優學生,並為他們提供機會發展數學創意解難和協作技巧。